
行业新闻
-
212022-02黑石的逻辑:买入、修复、卖出 企业在发展历程中,总是习惯于给自己找一个benchmark。而benchmark之于企业的作用,就如同在射击场上,给自己找一个目标。来源丨远洋资本在投资圈,有两家企业总是被同业不断提及、仔细分析,一家是PE“鼻祖”KKR,一家是资管“样板”黑石。尽管两家公司所倡导的理念、策略不尽相同:KKR强调价值投资,而黑石更倡导“坚持10年的投资未来”的逻辑。但两家老牌投资公司却同样历经多次经济波动却仍然屹然挺立、历久弥新,不禁令同业好奇他们得以保持“金身不坏”的秘密究竟是什么?秘密之一:深耕不动产投资近日,一贯低调的黑石,突然引起了国内外同业的普遍关注。据权威消息披露,全球私募巨头黑石集团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为其旗舰房地产基金募集180亿美元,而这也将成为黑石历史上最大的房地产基金。上一个募资纪录还要追溯到2015年同类基金158亿美元。近一步的消息称,这只房地产基金将致力于在全球投资房产市场中的不良资产(distressedproperty),2011年,业内疯传“黑石在国内撤资”,当时黑石集团将其持有的上海Channel1(调频壹)广场购物中心部分股权转让给新世界。2017年,当万科用130亿人
-
172022-02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省分公司关于沈阳健晖混凝土有限公司等69户不良资产的处置公告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省分公司(以下简称“我分公司”)拟处置以下资产,特发布此公告。
-
162022-02天神娱乐积极推动不良资产剥离 利好后期投资者诉讼索赔 天神娱乐(002354)日前披露的业绩预告显示,公司2021年度归母净利润预计盈利3500万元至52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6%-77.11%。天神娱乐在上述业绩预告中提到,2021年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约为2.34亿元,主要是公司转让持有的北京幻想悦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93.5417%的股权,预计将影响公司净利润约1.3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预计将影响公司净利润约0.6亿元。2月12日,天神娱乐发布了最新的转让控股子公司股权的公告。据该公告披露,关于公司本次转让控股子公司幻想悦游股权交易已经完成,公司不再持有幻想悦游的股权,自2021年12月31日,幻想悦游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在2020年度公司完成债务重组后,天神娱乐仍积极推动不良资产的处置工作,进一步优化公司资产结构及业务布局,这对于后期投资者诉讼维权来说算是一利好消息。另一方面,投资者起诉天神娱乐证券虚假陈述案件也值得关注。2020年4月28日,天神娱乐收到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经查明,天神娱乐存在以下违法事实:未按规定完整及时披露5只并购基金重要事项;未按规定及时披露深圳泰悦重大进展
-
152022-02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主持召开调研座谈会,研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如何聚焦主业 2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在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有关部门关于促进中小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和兼并重组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聚焦不良资产处置主业、发挥独特功能优势、助力化解金融风险相关政策措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主持会议。会议认为,2022年要坚持稳中求进,金融服务业要进一步做好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稳步推动行业结构优化,实现企业轻装上阵,有力促进扩大投资、增加消费,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要加强与其他企业的协同配合,坚守正确定位,为金融业转型和金融市场发展做出新的积极贡献。
-
142022-02防风险加码 2022年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不减 作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2022年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不减。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规模已连续多年增长,且已连续两年超过3万亿元,银保监会在部署2022年工作时也明确表示,要继续支持加快处置不良资产。资产质量整体稳健我国银行业资产质量总体稳健。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1年,银行业累计处置不良资产3.13万亿元,同比增加0.11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有效降低了信用风险水平。2017年至2021年,5年间累计处置不良资产11.9万亿元,超过此前12年处置总量,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提供了重要保障。近期密集披露的业绩快报也显示,A股上市银行不良存量包袱正得到稳定化解。就目前已披露数据的17家银行来看,不良率均较2020年同期有所下行。股份行中,中信银行2021年末的不良率为1.39%,同比下降0.25个百分点,降幅为股份行中最高。平安银行、招商银行不良贷款率均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地方性银行资产质量改善程度不一,不良率降幅最高的是江阴银行,截至2021年末,该行不良率为1.32%,同比下降0.47个百分点。宁波银行、沪农商行不良率已处在较低水平,同比微降0.02个和0.04个百分
-
112022-02银行花式“甩包袱” 批量转让、定增搭售 处置不良资产力度不减 为防范化解潜在金融风险,银行正采取多样化方式甩掉不良“包袱”。2月10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开年以来已有招商银行(600036)、平安银行(000001)、山西夏县农商行等多家银行通过批量转让或定增搭售等方式处置不良资产。在分析人士看来,未来银行处置不良资产效率会随着互联网和科技运用不断提升,市场化程度会越来越高,定价会更为合理且处置方式更为多样。银行花式甩不良“包袱”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手段愈发丰富。2月10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开年至今已有多家银行在银登网、证监会官网披露不良资产转让信息,各家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方式也较为多样,批量转让不良资产包、定增搭售不良资产等均有所体现。例如,招商银行近日发布招商公告,该行拟以公开竞价方式向资产管理公司批量转让个人信用卡不良债权,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招商银行此次拟将共计48户的信用卡不良债权打包转让,涉及债权金额625.15万元;平安银行开年至今也发布了6期个人消费及经营类信用不良贷款转让公告,在最新一期的公告中,平安银行表示,拟将216户不良资产批量转让,涉及未偿本息总额1.895亿元,2月16日开始竞价,转让起始价为310万元。面对不良资
-
102022-02国内最有实力的19家银行被敲定 2021年10月15日,央行和银保监会联合公布19家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这19家银行可以被视为国内最有实力的19家银行。对很多银行来说,不仅没有把入围当成一种负担,而是把其视为一种荣誉。一、19家银行入选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继2020年12月3日《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发布后,时隔近一年的时间,央行和银保监会正式公布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19家银行入围。虽然数量上和我们之前的判断完全一致,但对象及分组上却存在不小差异。(一)国有行6家、股份行9家、城商行4家,未包括3家政策性银行1、这19家银行具体包括6家国有大行、9家股份行以及4家城商行,既不包括我们之前预测的三家政策性银行(即国开行、进出口银行与农发行),也不包括浙商银行、恒丰银行与渤海银行等3家股份行。2、入围的4家城商行分别为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与宁波银行,当然这也是规模最大的四家城商行。此外,农商行无一家入围。(二)各银行入围理由评析:除规模外,综合化经营布局应是重要考量因素从入围的19家银行来看,总资产或表内外总资产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但并非唯一因素。除四家国有大行(本身均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外,其余13
-
092022-02华夏银行上海分行被罚320万元:涉掩盖不良资产、经营贷违规购房等 央广网北京2月9日消息据银保监会2月8日消息,近日,上海银保监局开出罚单,针对华夏银行上海分行及其分支机构存在的多项违法违规行为,对华夏银行上海分行罚款320万元,对华夏银行两家支行的有关责任人进行警告。(截图自银保监会网站)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经查,华夏银行上海分行及其分支机构存在多项违法违规行为,如:2018年12月,发放流动资金贷款偿还银行承兑汇票垫款,掩盖不良资产;2020年3月,发放个人经营贷款违规用于购房;2020年5月,发放个人经营贷款违规流入资本市场;2020年3月,发放个人住房贷款首付资金审核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2019年12月,未将部分授信企业纳入集团客户统一授信管理;2019年6月、8月,虚增存贷款;2018年7月,发放流动资金贷款违规用于固定资产投资;2019年8月、2020年1月,流动资金贷款支付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第(五)项,《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三十九条第(四)项、第(六)项、第(七)项,《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四十二条第(一)项、第(七)项,上海银保监局责令华夏银行上海分行改正,并处罚款
-
092022-022022年不良资产和资产管理公司行业研究报告 第一章行业概况不良资产(Non-performingAssets)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是针对会计科目里的坏账科目而言,包括但不限于银行的不良资产、政府的不良资产,以及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的不良资产,企业的不良资产等等。金融企业尤其是银行作为风险行业,是不良资产的主要源头之一。在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以及国内去杠杆的政策环境下,虽然银行不良率企稳信贷资产质量总体可控,但是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金融机构的“不良”呈双升态势,不良资产规模仍存在上涨的压力,不良资产的供应增加的状况仍将延续。目前,我国官方定义的不良资产仅限于银监会和保监会两家监管机构,各自明确了其管辖范围内不良资产的范围,而横跨其他各行业和领域的不良资产定义尚不存在;但是,不良资产的市场交易行为又会存在各种问题,对于不良资产经营者而言,切切实实面临着很大的市场商机。在政策松绑持续催化下,不良资产处置市场被视为蓝海,吸引了更多的参与者纷纷入场。由此,不良资产市场呈现出与此前的政策性不良资产经营完全不同的明显特征,其市场化程度更为成熟,竞争更加充分、透明。资产管理(AssetManagement),通常是指一种“受人之托,
-
082022-02违规转让不良资产等,招行、农行、民生三家银行重庆分行被罚超百万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重庆监管局连开3张罚单。罚单显示,招商银行(51.710,0.36,0.70%)重庆分行、中国民生银行(3.990,0.07,1.79%)重庆分行、中国农业银行(3.070,0.07,2.33%)重庆分行合计被罚165万。图片来源:图虫创意招商银行重庆分行:挪用资金,罚款40万渝银保监罚决字〔2022〕1号信息显示,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行(简称“招商银行重庆分行”)因保理业务管理不尽职、资金被挪用等。中国银保监会重庆监管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对其罚款40万元。图片来源:重庆银监局资料显示,招商银行重庆分行成立于1994年9月5日,法定代表人为陈磊,注册地址为重庆市北部新区星光大道88号,经营范围包括许可项目:办理人民币存款,贷款,结算;办理票据贴现;同业拆借;代理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兑付,销售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等。天眼查行政处罚一栏显示,招商银行重庆分行曾因违反有关反洗钱规定的行为,被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罚款60万元;还因违规办理表外、存款业务,违规发放贷款等,被重庆银监局罚款90万元。1月14日,招商银行公布2021年
-
082022-02银行业5年处置不良资产11.9万亿元 日前,记者从中国银保监会获悉,2017-2021年,中国银行业累计处置不良资产11.9万亿元。近年来,银保监会高度重视银行业信用风险防控工作,督促银行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法,严格贷款质量分类,做实资产质量,持续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2021年,银行业累计处置不良资产3.13万亿元,同比增加0.11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有效降低了信用风险水平。针对当前许多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仍面临困难,银行不良贷款反弹压力持续存在,风险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银保监会表示,将进一步督促银行做实资产质量,严格落实金融资产风险审慎分类制度。妥善处置重点机构、行业、领域金融风险,指导银行综合运用现金清收、核销、批量转让等方式,加大不良资产处置,有效应对不良资产反弹。
-
072022-02网贷千亿不良资产:官方嫌弃,民间不接,谁来收拾残局 网贷行业的倒闭潮,已持续了近三个月,整个行业正在产生千亿级别的不良资产。如此庞大的不良资产,谁来处置?官方AMC(资产管理公司)对此明确拒绝:“除非政治任务,否则不接。”民间催收公司觉得资产太差,也不愿意出手,甚至对打包资产只开出千分之六的“史上最低价”。这块行业眼中的“千亿坏蛋糕”,最终会由谁来消化?01千亿坏蛋糕网贷行业正在形成上千亿的不良资产“现在网贷行业大概有2万亿资产,就算坏账率最低5%,就已有千亿的不良资产。”某催收平台的创始人何鸿军称。加上最近的倒闭潮,网贷的不良资产正在急速增加。一些还在运转的平台,坏账也开始逐渐增多。“很多网贷平台在大力地找外包催收,同时签几十家催收平台。”不良资产催收外包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晖称。比如说一个批次的逾期账户资产包,会被先交给一家催收公司催,催不回来的,再转给新的公司。“一个不良资产包,会被七八家催收公司反复催收。”王晖称。“最近,很多网贷平台,都在外面疯狂地找外包催收公司。”何鸿军透露,“最近找得比较凶的,是翼龙贷和宜信。”不良资产处置行业,正处于金融的逆周期中。一般来说,金融越不景气,不良资产处置越繁荣。如今,互金行业出现了大量新的不良资产
-
072022-022021年银行业累计处置不良资产3.13万亿元 本报讯记者徐贝贝报道记者近日从银保监会获悉,2021年,银行业累计处置不良资产3.13万亿元,同比增加0.11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有效降低了信用风险水平。2017年至2021年,5年间累计处置不良资产11.9万亿元,超过此前12年处置总量,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提供了重要保障。2021年以来,银保监会高度重视银行业信用风险防控工作,督促银行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法,严格贷款质量分类,做实资产质量,持续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当前,疫情多点散发,宏观经济面临三重压力,许多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仍面临困难,银行不良贷款反弹压力持续存在,风险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下一步,银保监会将深入调研分析,进一步督促银行做实资产质量,严格落实金融资产风险审慎分类制度。妥善处置重点机构、行业、领域金融风险,指导银行综合运用现金清收、核销、批量转让等方式,加大不良资产处置,有效应对不良资产反弹。
-
282022-01北京银保监局:要妥善应对不良资产反弹 稳步化解房地产“灰犀牛”风险 1月26日,北京银保监局召开2022年工作会议,会议提到,强化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和保险保障,制造业贷款余额增至1.3万亿元,科技型企业贷款规模达6030亿元,文化产业贷款余额超2000亿元,绿色信贷余额1.4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同比增长47%。据观点新媒体查阅获悉,会议要求,坚持不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牢牢守住首都金融安全防线。要忠实履行“首都稳、全国稳”重大政治责任,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基本方针,持续深化风险监管“六大治理”。要妥善应对不良资产反弹,有序推进高风险金融机构处置,严防风险外溢。要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持续完善“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房地产长效机制,稳步化解房地产“灰犀牛”风险。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活动,持续拆解高风险影子银行,切实防范重大案件风险。要坚决防止资本在金融领域无序扩张,强化金融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坚决取缔非法金融机构。要强化薄弱领域金融服务,推动普惠金融稳步发展,助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持续推进减费让利。要用金融创新支持经济创新,大力支持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支持传统高碳企业降耗升级和能源稳产保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要强化民生
-
262022-01大手笔!国企们一周内接盘民营房企超百亿资产,包括“地王” 短短一周内,包括恒大、融创、世茂、中南、雅居乐等5家头部房企,均成功将部分资产转让予国资,累计金额达百亿级。地产圈一直面临的资产处置僵局,在政策强力支持下,终于有了破冰信号。目前,国家对当前房企债务危机已高度重视,央妈喊话稳定金融市场,各部对地产的态度明显改变。一些省市甚至提出“一楼一策”分类化解房地产风险隐患,坚决防止房地产风险向金融、社会等领域传导。在房企苦苦等待多月之后,我们终于看到了一系列实质性动作开始落地。果断决绝大规模大折扣出售资产上周五,世茂集团发布公告,以10.6亿元总价出售上海北外滩核心区一项目公司的股权。这块地位于上海黄浦江畔黄金地段,世茂2002年通过法拍获取,规划为商业和办公,使用权面积为4988.5平方米。该项目接盘方为上海久事,属于上海市政府旗下国企,主要从事营运经上海市政府授权的国有资产及投资政府项目。公告显示,通过出售该项目,世茂将获得2.7亿元的收益,所得款项90%将用于降低其负债。这个出售,对于世茂信心的提振很有帮助,世茂在上海经营多年,在上海有多个地标级商业及酒店项目,上海政府能够出手拉一把,将有利于其后续进一步的资产去化。据澎湃报道,世茂将能交易的
©Copyright 20021-2031 版权所有 尚中投资集团@版权声明 京ICP备2021034862号 All rights reserved